2025年3月,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印发《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(ESG)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【上海esg咨询】这不是一份普通的“工作通知”,而是一份面向未来的“城市发展蓝图”——它标志着深圳正式将ESG从企业实践层面上升为城市战略,试图通过构建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标准yin领、数智赋能”的ESG生态体系,将自身打造成全球ESG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。
ESG战略的三大必然
1.全球竞争
当前,全球经济正从“效率优先”转向“可持续发展优先”。欧盟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(CBAM)、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等政策,已形成以ESG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规则;国际评级机构对企业ESG评级的权重持续提升,甚至直接影响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和市场份额。
深圳作为“外贸依存度超1oo%”的全球化城市(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超4万亿元),其企业若想在海外市场保持竞争力,必须解决“ESG合规”这一核心问题。《方案》提出“构建具有国际衔接性的ESG标准体系”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实践企业”,本质上是为了帮助深圳企业“拿到国际市场的‘绿色入场券’”。
2.国内示范
我国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,需要一批“先行先试”的标杆城市。深圳拥有全中国领xian的产业基础、金融资源和创新生态,具备“先试先行”的条件,需为全中国城市提供可复制的ESG实践模板。深圳的ESG实践,不仅关乎自身发展,更承担着“为全中国城市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经验”的国家使命。
3.城市升级
全球范围内,ESG 监管政策正不断完善和收紧。欧盟的《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》要求企业详细披露 ESG 信息,我国也已步入 ESG 报告强制披露的新阶段,上交所、深交所和北交所联合发布的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》于 2024 年 5 月正式实施。企业设定并践行 ESG 目标,是遵守监管规定、规避合规风险的必然选择。
深圳的土地面积仅1997平方公li,却承载了超2000万人口、300万家市场主体,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日益突出。ESG的本质,是通过“环境友好、社会共享、治理髙效”的发展模式,推动经济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提升”。
《方案》四大重點任务
1.标准先行
ESG的蕞大痛点是“标准不统一”。国际上有GRI(全球报告倡议组织)、SASB(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)等标准,国内则有国资委、行业协会的指引,但缺乏统一的“中国方案”。深圳此次提出“构建深圳特色ESG标准体系”,本质是要在“国际接轨”与“本土创新”间找到平衡。
标准的统一,不仅能降低企业披露成本,更能掌握“规则话语权”——未来深圳企业用的ESG标准,可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甚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参考范本。
2.分类施策
国企:将ESG纳入绩效考核,市属国企必须披露ESG报告并引入第三方鉴证;试点“气候风险分析”(如极端天气对港口的影响),绿色供应链纳入招标标准;
外贸企业:构建“全生命周期碳管理”体系(原材料采购、生产、运输全程算碳账),申请“碳标签”应对欧盟“碳关税”;
中小企业:提供简易披露模板,通过“企业碳账户”自动采集数据;融资、招标时ESG表现好的企业享“绿色通道”;
出海企业:编制“ESG合规指引”(覆盖劳工权益、环保、反贿赂),为重點企业提供国际评级应对支持。
分类施策避免了“一刀切”,让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ESG路径,真正实现“大企业yin领、中小企业跟进、出海企业避险”的良性生态。
3.金融赋能
银行、基金、保险公司需公开“环境账单”,例如:贷款给高污染企业的比例、投资项目的碳排放强度,并将ESG表现纳入考核。这意味着,金融机构将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推动”,倒逼企业gai善ESG表现。
政府牵头整理“清洁能源、节能环保、绿色制造”等领域的优质项目,推送给金融机构,解决“企业找不到钱、钱找不到项目”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推出碳金融、跨境金融、保险创新创新金融产品。未来,深圳的绿色项目可能像“超室商品”一样,被金融机构“精准选购”。
4.数智赋能
开放生态环境、市场监管、能源等政务数据,企业可合法获取并用于计算自身“环境账”。鼓励行业龙头建设“ESG专题数据库”,开放给中小企业使用(付费或共享)。依托“深碳云”平台,企业输入生产数据,系统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并预测减排路径。
数智化不仅是技术的升级,更是ESG生态的“基础设施”——它让ESG从“人工填报”转向“实时监测”,从“企业自说自话”转向“多方验证”,大幅提升ESG数据的可信度和决策价值。
《方案》三大保章机制
1. 组织保章
ESG涉及经济、环境、金融、产业等多个领域,单靠一个部门无法推进。《方案》明确建立“市发改委牵头,市委金融办、市国资委、市生态环境局等9部门参与”的协调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解决ESG体系建设的重點难点问题。
2. 人才保章
ESG的推广需要大量专业人才——既懂企业管理、又懂环境科学的复合型人才,既懂国际规则、又懂中国实践的咨询师,以及能开发ESG数据产品的工程师。《方案》提出“发挥高校智库作用,鼓励开展ESG学科建设”“构建深港人才合作培训机制”,未来深圳可能出现“ESG学院”“碳管理师认证中芯”,为全中国输送专业人才。
3. 政策支持
企业参与ESG需要动力,《方案》推出了“财税+金融+采购”的模式,ESG评级高的企业,申请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时可走“绿色通道”(更快审批、更低利率),还能享受融资担保、风险补偿,政府优先采购ESG表现好的企业产品,各区可对重點园区ESG试点、企业能力建设给予财政补贴。
结 语
深圳的ESG新政,是一场“以标准破局、以实践赋能、以金融驱动、以数字提效”的系统性变革。到2027年,深圳将形成“头部企业高水平实践、绿色供应链高标准建设、投融资市场高质量发展”的生态体系,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能,更将为全中国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“深圳样本”,为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则制定中争取更多话语权。
如果您对ESG 领域【上海esg咨询】感兴趣,或者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碧盟ESG研究院的信息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感谢您对碧盟ESG研究院的关注和支持!